getImage6  

  三位出版社編輯在各種因素及巧合之下,開始了一串將歷史事件歸因為和聖堂武士有關的「計畫」,但是隨著「計畫」編述越完整,整件事也漸漸脫離編輯們的掌握...。

  很久之前就想讀、第一次借閱完全沒看就還回去、第二次借閱拖了快一年才看完,而且還是因為被催還才加緊看。坦白說看到已經不太記得前面看了甚麼了....。

 

以下本書劇透有,慎入。

 

  雖然會覺得主線好像很單純,從一位上校帶來的聖堂武士資訊與後來上校的離奇失蹤案,激發三位編輯(卡素朋、狄歐塔列佛、貝爾勃)如何共商「大計」,這件事又對他們造成了甚麼悲劇後果。但是本書資訊量超乎意外的龐大與範圍廣闊,引用文獻多又難讀,例如聖堂武士相關的歷史資料、神祕學的資訊、狄歐塔列佛和貝爾勃的哲學討論、本書敘述者卡素朋的經歷和心中想法、貝爾勃在二戰時期的童年回憶與創作等等。總之在看《傅科擺》的過程就是不斷的資訊與腦力轟炸,看完只想呻吟「我到底看了甚麼?」因為根本不知道看了甚麼進去,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消化了多少,加上破滅式的結局更是讓人感到胃痛。總之需要反覆咀嚼,有很多東西太深太厚,還看不是很懂,改天能再借到書或著書重出版一定要再看一次。

  每次看艾可的書都覺得難讀到爆導致閱讀過程超長久,但是看完又會覺得有看這本書真是太好了。艾可的長篇小說每次看到中間都開始超展開,讓人很好奇寫成這樣到底要怎麼收尾,等到看完時又覺得悵然若失,覺得好像有甚麼東西沒有結束但卻又一瞬地消逝....。而且看他的寫作裡提到19世紀以前的一些知識,都會讓我覺得對這個世界實在太陌生啦,而且古人的想法我真的不懂啊,光是一堆秘密組織還是神祕學說法就讓我炸了好幾次腦。

  書中解讀清單變成聖堂武士計畫的橋段,在研究歷史上也很容易犯同樣錯誤,為了能符合自己的論點,在材料的蒐證方面有了先入為主、選擇性的使用,自己也很擔心寫論文會犯這樣的錯誤...。

  書的結局以狄歐塔列佛、貝爾勃先後死亡,卡素朋也準備迎來悲劇的未來作結,看到這邊心底都毛起來了,這是不是在諷刺人對知識的玩弄、對資訊的盲目信仰?

arrow
arrow

    BB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