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etImage (6)  

  有酗酒習慣、喜愛獨來獨往、不受同僚歡迎的警監哈利收到一封神祕信件,在此同時發生一名婦女失蹤案,看著現場的雪人,讓哈利心底升起了不祥的預感...。

  看到封面加上對於挪威推理作品很好奇就借回來看....沒想到竟然是系列作而且是台灣出版的第四部...看樣子回去看前面有些地方會被捏了啊OTZ。台灣從第三部《知更鳥的賭注》開始代理,中間似乎又跳了一集,所以嚴格來說《雪人》是該系列第七部。實在很不喜歡這種亂跳外加不從第一集出的方式,先不說部分會被劇透,對於角色心裡的變化、形塑過程、人際建構都會需要花點時間去理解,而且閱讀系列作的樂趣不就是看著角色的鋪陳跟伏筆的回收嗎?

 

以下有劇情雷,慎入。

 

  還蠻喜歡這本書的,說實在的,裡面伏筆都不難猜,但是思索的過程才是本書有趣的地方,而且除了人物的個性描寫很有趣、對於恐懼的描述之外,《雪人》中的氣氛很棒,有那種獵食者隨時會衝出來獵殺獵物的驚悚感,配合挪威下雪、陰暗的氣候,還有主角哈利看起來隨時會崩潰的心理描述,整個作品的風格呈現出破敗跟隨時會毀滅的不安感,讓人在閱讀如何追查兇手時,也很擔心主角們什麼時候會慘遭毒手,不過笑點也蠻多的,所以看得不會太沉重w。另外跟尼爾‧蓋曼《美國眾神》、石田衣良《池袋西口公園》一樣,出現大量音樂,裡面美國音樂蠻多的,找個時間把書中出現的音樂都聽一下好了,不知道這次能不能補完...。而故事中不斷出現看起來很人畜無害的雪人,卻可能是兇手的犯罪宣言,最後「雪人」這個名詞變成了和佛地魔同等級的稱呼,這種使用童趣的主題來製造反差最令人發毛了XD。在這本書中可以看到作者對於挪威的諷刺,像是學術界和警界高層的腐敗與墮落,還有挪威的兩性問題、種族問題,真的很想不到看起來很溫和的老媽媽,竟然會認為兒子義診黑人妓女是種汙辱。另外,過往閱讀以警察為主角的小說,如何和媒體打交道也是常見的問題,本書也有不得不面對媒體、和媒體交涉的橋段,雖然作者有把媒體寫成嗜血鯊魚的形像,但是還是會讓媒體知道一些真相,或許是北歐講求政治清明的風氣所致吧,人民有知道的權力,所以更加不能粉飾太平。裡面哈利上脫口秀爆料的回合是覺得本書幾段精彩橋段其中之一,也是看得最暢快的一段w。

  女性議題在本書中經常看見,婚姻問題更是本書案件的引爆點,「百分之十五到二十的孩童,其生父和他們所認知的不同」,為什麼會形成這樣的現像,這問題該歸就於母親嗎?雖然說裡面有些女性的不忠行為的確讓人不太苟同,但這本書的兇手很讓人憤怒,其實這兇手也只是用大男人主義去迫害被害人,自以為是的把自己的悲劇全部硬套成同一個模式,而且難道說遺傳到有缺陷的基因就一定是淫蕩母親的錯嗎?那在正常家庭又遺傳到致病基因的孩子怎麼辦呢?看起來,兇手應該是受到母親謊言的傷害更大,只是他把因果給扭曲了,變成「一切都是不道德母親的錯」。看到後來,覺得兇手只是想找一個藉口來滿足自己犯案的快感,為何這些女性要隱瞞自己丈夫「孩子不是他的」的背後因素倒不是那麼重要了。有個被害人是因為被強暴,這位真的倒楣....,背負心理陰影卻又不能說。其實還是感覺女性對於家庭組成的需求,這個議題蠻讓人深思的。

  故事採用多視角、時間軸跳躍,但是並不難理解整體劇情進展,反而是比警方們先行得知一些訊息。而其中又不時夾雜哈利游離迷幻的時刻,但是在這之中又會突然迸出靈感,或許像哈利和組員討論時說的,天馬行空的想法有時往往會導引到正確方向,也或許是哈利對運氣的描述,當一切都準備好時,運氣就會來臨了,所以哈利在搜索時是全面性、而不是特定搜索某項東西,當只想找某樣東西時,反而很容易忽略重要的東西與細節。裡面有很多思考跟分析都蠻喜歡的,像是分析打撲克牌的心理、找東西時的思考,這些都很受用。

  主角哈利或許不是個很好的人,他有酗酒問題,容易陷入恍惚,個性獨來獨往又有點專制,而且有點偏執與神經質,是個工作狂而且跟在身邊的人有很大機率出事,很容易嫉妒分手女友和新男友的互動,甚至對情敵(?)會有小男孩那種爭寵的想法。但是還是有部下願意追隨哈利,除了工作上的能力以外,或許是因為哈利這個人其實蠻細心與體貼的,只是哈利把自己孤立起來,他有太多包袱與創傷讓他不敢太親近人群吧?作者真喜歡虐待哈利啊....。

  最後,菲利浦抱著尤納斯哭的橋段害我淚崩了...。

arrow
arrow

    BB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